自從不景氣以來,大家的工作痛苦指數上升,其實常常可以聽到有些朋友想開店的念頭。
當然,曾經何時,我也是那其中的一員。
抱怨公司不加薪、老闆不人性、同事勾心鬥角難相處...etc.
但開店了以後,才深深體會到維持一間小店真的不容易,更何況是一間公司。
所以停止抱怨吧!因為抱怨並不會改變任何現狀,唯一會被改變的,是我們自己的情緒。
言歸正傳,那到底該不該開店呢?
礙於我的朋友圈,不是工程師,不然就是上班族,所以其實大多都是正面支持的力量居多。
當然,要作一個決定,有正面力量是很好的,也是幸福的。
所以,在這兒先感謝一路上情義相挺的同事&朋友們,感謝你們給我的動力,讓彩虹棉花糖即將入第二個週年了~
但,就是這股傻勁,也讓我繳了昂貴的學費去上了這『開店』的學分。
暫時先保留我到底花掉多少錢,去支撐這個決定。
(我真的很會哈拉XD)
那...到底該不該開店呢?
礙於我上個身分是工程師,所以我對很多事情都太理想化了
依照公司精神 PDCA (Plan Do Check Action ... 應該沒記錯>_<")
所以當初在決定開店時呢,我是這樣去計算的:(用數字解釋最快)
假設
進貨1000件,成本$100,賣$200,單件毛利$100,每天賣20件
在這樣的情況下,毛利$50000
店租3萬/月,加上電費、雜支等基本開銷,粗估1萬
這樣平均每個月至少要做4萬,才能談得上淨利。 ( 到這裡為止,我都還沒談到我個人的薪水...Orz )
光看數字$50000-$40000=$10000
這樣看起來,好像還有一萬塊的薪水可以領,感覺上還可以接受。
( 因為當初開店只想著,至少不用每天看老闆臉色,好像也甘願
這樣算起來好像還可以接受,可是呢,實際情形是:
進貨1000件,成本$100,賣$200,單件毛利$100,平均每天賣10件
呆貨750件,換算呆帳-$75000,淨利是+$25000
這樣一進一出,馬上嚇人的營業赤字就出現了-$50000
更何況,我舉的這個例子是平均每天都要有營業額產生
但大多數的情況是,今天做五千,一連2.3天掛蛋,這樣馬上拉低營業額
而且,這都還在理想狀態下,實際上根本很難一天做到五千!($5000/$200=25件/天)
如果遇到換季出清,VIP優惠,或是瑕疵品退貨、景氣不景氣.房東漲店租...等浮動因素產生,那又是另外一種計算方式了。
那,也許有人會說,我舉的這個例子毛利也太低了吧!
OK! 那我們換毛利好一點的專櫃品來說好了:
進貨1000件,成本$300,賣$1000,單件毛利$700,一個月賣250件
呆貨750件,換算呆帳-$225000,淨利是+$175000
這樣一進一出,營業赤字一樣是-$50000
更何況,這種高毛利商品根本不可能天天有人買!
所以不管怎麼去算,開店,一定要有賠錢的心理準備。
還有,開店時的資金一定夠,不然大概2.3個月過後就會倒閉了......Orz
(想想每個月負五萬一直累積,那有那麼多個負五萬可以虧損!!)
所以,在做一個決定開店以前,一定要各方面想清楚,才不會像我花了很多錢去上這個學分。
小小心得跟大家分享,如果寫的不好,請多包涵。